
2023年冬小麦科学冬灌技术指导意见
据11月6日全国土壤墒情监测,全国大部冬麦区墒情适宜,局地土壤墒情过多,主要分布在黄淮南部、陕西关中、长江中游等地区。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,今年12月至明年2月,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,但阶段性冷空气趋于活跃。小麦越冬期可能推迟,存在冬前旺长、病虫草害和冬春冻害的风险,要因墒因苗指导好科学冬灌,控旺长,防冻害,促进安全越冬,为明年夏粮丰收奠定基础。
华北麦区
黄淮麦区
(一)基本情况。本区域包括河南、山东大部、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北。目前大部分麦区0—40cm土壤相对含水量76%—90%,墒情适宜,河南西南部局地土壤墒情过多。
(二)灌溉建议。本区域冬前气温偏高,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。墒情适宜、群体较好的一、二类苗麦田及墒情过多的晚播麦田不宜灌水,应重点抓好冬前镇压,控旺转壮;整地粗放、坷垃较多、土壤喧松、悬根较多且0—40cm土壤相对含水量持续低于65%的三类苗麦田,应适时适量浇越冬水,确保安全越冬。灌水宜选择晴天上午10时至下午4时之间,地表温度不低于3℃进行,小水细灌,确保田面不积水。
(三)节灌措施。井灌区宜采用田间软管输水浇灌,亩灌水30—35m³;渠灌区应采取短畦或窄畦灌溉,亩灌水40—45m³。有条件的麦田可采用喷灌、微灌设备少量多次灌水,亩灌水15—20m³。弱苗麦田可结合灌水亩追施尿素或磷酸二铵5—7公斤。
西北麦区
(一)基本情况。本区域包括陕西、甘肃、山西、新疆和宁夏南部冬麦区。大部分麦区0—40cm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0%—80%,墒情适宜;山西局地降水偏少,部分麦田墒情不足。
(二)灌溉建议。本区域冬季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,降水量西南部较常年同期偏多,其余地区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少。墒情适宜的弱苗或晚播的单根独苗麦田,以及早播过旺麦田不用冬灌。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%的麦田要进行冬灌,其中晚播弱苗或单根独苗麦田宜小水沟灌或喷滴灌,切忌大水漫灌。结合灌溉亩追施尿素4—5kg或磷酸二铵5—7kg。灌水应选择晴天上午10时至下午4时之间、地表温度不低于3℃进行,小水细灌,确保田面不积水。旱地以“蓄”为主,做好冬季镇压,提墒增温,促根增蘖。
(三)节溉措施。渠灌区应采取短(窄)畦灌溉,亩灌水40—45m³,井灌区应采取软管输水+畦灌,亩灌水30—40m³。有喷灌或微灌条件的麦田宜少量多次灌溉,亩灌水20—30m³。
长江中下游和西南麦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