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最新动态
春分过,温度升,这样放风效果真不错!
放风注意事项
一是分步放风。
当拉棚1小时后或棚温达到20度左右时(视不同作物而异),先放一次小风,风口宽一般5厘米左右。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棚室内外换气,排出湿气和有害气体,放进二氧化碳,加强作物的光合作用。当棚温升至作物所需高温的上限时,再放一次风,将温度逐渐降至适宜蔬菜生长的范围内。中午时间(12时一下午14时),作物的光合作用处于“午休”状态,为减少其呼吸消耗,可将棚温酌情下调2度左右。
这样分次放风,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皴皮果的出现,另外放风口下以及入口处设置挡风膜,可以避免放风时冷风直吹果面,降低皴皮的发生几率。
二是视无风、有风及风向而异。
棚内各段温度并非一致,放风时要视不同情况而进行。无风或略有东北风(或东南风)时,棚西端的温度要比东半部一般高2-3度、而风较大时,东端反比西端高2度左右。当有西北风或西南风时,东西两端的温差会在3度以上(西端高),且风愈大,温差愈大。鉴于以上各种情况,放风应采取分段管理的方式。
三是温度表设置要合理。
菜农放风的重要依据就是从温度表上读取的温度,其准确度与否直接关系着蔬菜是否处于适宜生长的环境中。如有的菜农为方便读取温度只在靠近棚门的一端设置温度表,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,因为棚门口附近的温度相对较低,如果按照其显示温度调整通风口,必然导致棚内温度偏高,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。因此,建议菜农在棚内东西向均匀设置三支温度表,然后取其平均值,以减少误差,并将温度表的下端置于蔬菜生长点以上I0厘米左右为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