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最新动态
叶片呈“鸡爪”状,原因您想到了吗?
天气回暖后,有的菜农发现棚内部分番茄植株上部叶片细化扭曲,呈“鸡爪”状、叶片硬厚、花小或不开、果实畸形,严重影响后期的坐果和产量。这是典型的激素中毒的现象,但引发原因是什么呢?对此,记者走访了部分存在异常植株的棚室并了解了近期的管理后发现,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大致有三种。
引发原因
第一种是温度管理不当。晴好天气,温度回升较快,白天棚内温度比地温升高快。在这种环境条件下,地上部植株生长快,地下根系活性恢复慢,使得植株体内内源激素分泌紊乱,生长点嫩叶容易表现出激素中毒的情况。这多发生在长势偏弱的植株上。
第二种控旺药剂使用不当。当下很多情况会导致地上部植株生长较快,呈现出徒长的状态,如夜温高。对此,菜农会及时采取控旺的措施,喷施生长调节剂是最快的办法。若喷施次数多或者生长调节剂使用浓度偏大,植株就会表现出生长异常的情况。
第三种是药剂使用不合理。随着温度的回升,病毒病也进入高发期。菜农多会加强对病毒病的预防工作。而当植株出现病毒病或类似症状时,个别菜农会多次喷施药剂。若菜农选择的病毒病药剂中含有生长调节剂,连续喷施后,同样会引发这种激素中毒的情况。
应对措施
结合引发原因和自身管理误区,菜农应及时认清症状,纠正管理,促进植株恢复正常长势。
晴好天气的白天,菜农应缓慢提升棚温,给蔬菜预留一定的缓冲时间。夜间保持适度的低温,避免植株出现徒长。若植株出现徒长后,菜农最好采取物理控旺的办法,如调控温度、水肥等,也可以选择喷施或冲施功能型肥料。
值得注意的是,无论哪种原因引起的异常情况,长势偏弱的植株会首先显症。因此,培育健壮植株始终是日常管理工作的重点。
上一篇:春三月管大棚重点盯好土肥水! 下一篇:生物有机肥的作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