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秋习俗竟然有这么多,80%的国人都不知道!
中秋节,又称月夕、秋节、八月节、拜月节或团圆节,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,因其恰值三秋之半,故名中秋。
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,盛行于宋朝,至明清时,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。
每逢这个日子,就如诗中所写:“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”。
出门在外总要回到家,和全家人一起赏月,享受天伦之乐,所以中秋节又称为“团圆节”。
中秋节是个阖家团圆的日子
所以今天小编就跟大家
分享一些传统的中秋节习俗
一起来了解吧
中 秋 赏 月
民间中秋赏月约始于魏晋时期,每逢中秋,人们便摆出果品人们把酒问月,庆贺美好的生活祝福亲人,可谓“千里共婵娟”
中 秋 拜 月
我国自古就有在中秋节祭月的习俗,《礼记》中就记载有“秋暮夕月”即祭拜月神。
相传在周代,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的仪式,向明月寄托对未来的希冀。
中 秋 观 潮
在古代,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,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。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,早在汉代枚乘的《七发》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。
汉代以后,中秋观潮之风更盛。明朱廷焕《增补武林旧事》和宋吴自牧《梦粱录》中观潮记载表明,在宋代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巅峰。
中 秋 赏 花 灯
中秋赏花灯,多集中在南方。在广州、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“树中秋”活动,“树”亦作“竖”,即将彩灯高竖起来之意。
中 秋 燃 灯
中秋之夜,天清如水,月明如镜,可谓良辰美景,美不胜收。
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,于是便有“燃灯”以助月色的风俗。湖广一带习惯用瓦片叠于塔上燃灯,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习俗。
中 秋 吃 月 饼
月饼又称胡饼、宫饼、小饼、月团、团圆饼等,唐朝时,月饼初见记载。
到了明代,月饼才成为中秋节正式的应节食品。按照传统习俗,吃月饼时,要将象征圆月的“大团圆”月饼按人切块,每人一份。
中 秋 赏 桂 花 · 饮 酒
我国饮用桂花酒的历史十分久远,在屈原《九歌》中,便有“援骥斗兮酌桂浆”“奠桂兮椒浆”的诗句。
每逢中秋之夜,欣赏桂花,在阵阵桂香中喝一杯桂花蜜酒,也是一些地方的传统习俗。
中 秋 品 螃 蟹
蟹,可谓中秋美食的“当家花旦”。在中秋宴席之上,一道“蟹味双拼”是必不可少的。
中 秋 吃 芋 艿
农历八月正是本地芋艿上市的季节,上海话芋艿的发音与“运来”相近。所以中秋节吃芋艿,不仅仅只是享口福同样也表示希望能够好运连连。
种种趣味盎然的中秋习俗
体现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朴素情感
但是别忘了
总有几颗心牵挂着你
习俗再多,回家团圆才是真